原标题:零的突破!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学生获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混凝土建筑项目铜牌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最后一站在奥地利salzburg落下帷幕!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教师张阳光、刘锦豪积极应战,在奥地利东道主本土作战以及欧洲强队的共同围攻的前提下,为中国队夺得宝贵的铜牌!
张阳光,男,汉族,1999年12月出生,河南周口人,预备党员,精准扶贫对象,钢筋工技师。曾获得河南省三好学生,郑州市竞赛先进个人,中职国家奖学金等。2017年8月在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学习,因竞赛成绩突出,于2022年1月被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留任为实训指导教师。
2018年6月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5届世赛全国选拔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第三名,入选国家集训队;
2020年9月 第46届世赛河南省集训队混凝土建筑项目单人第一名,与刘锦豪组队;
2020年12月 与刘锦豪组队代表河南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项目混凝土建筑项目,获得优胜奖(第五名),再次入选国家集训队;
2021年12月 在第46届世赛国家集训队5晋3考核中获得第一名,晋级第二阶段集训。
张阳光是河南省鹿邑县任集乡徐集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因爸爸妈妈长年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块长大,哥哥初中毕业后便辍学打工贴补家用了。贫困让他早早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从小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命运。
2017年秋季,村里扶贫干部来到家里,看张阳光刚初中毕业,便询问他将来有何打算。当了解到他想学一门技术,将来为家里分忧的时候,便推荐他到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求学。爱好动手操作的张阳光,在诸多专业中第一眼就看中了园林建筑系的“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从此他便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入学以来,他给自己就定下“要做就做最好,要当技能英雄”的目标。他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技能更是勤奋刻苦。在班级学习生活中,他永远是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那一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院世赛雏鹰班的选拔中,他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备赛选手,踏上了成就个人梦想的技能之路,这一干就干了4年。
混凝土建筑项目考核模块包括了识图放线、组合模板施工、木模施工、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与拆模等模块,囊括了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各类工序。这个项目在校内选拔集训选手时,就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技能要求高吓退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学生。但是张阳光不这样看,他认为这个项目会让自己更了解建筑结构施工的工艺与工序,在这10*13的小小工位上,就可以模拟一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的施工流程,并且还是自己亲手做的,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啊。因此身边的队员来来走走,只有他毅然决然的坚持走到了现在。
他很了解自己学东西并不是最快的,同时更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他的笨办法便是比别人思考得更多、动手得更早、练习得更多。他懂得只有坚实的基本功基础才会走得更远。一套完整的混凝土项目训练下来,需要三天,从钢筋绑扎到模板切割、拼装,铝模搭建、再到混凝土浇筑、拆模,每一项都要耗费极大地脑力和体力,而这却是他的日常。有时候为了将一个造型的切割误差尽量减小到标准值,从0.5mm达到0.4mm的要求,张阳光与他的搭档在实训场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重复训练,只为做的更好。同时,学院根据他的家庭实际情况给予他助学金资助,投入大量物力财力,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支持集训参赛,张阳光同学凭借自己认真努力的态度和扎实的技术能力,通过参加各类省市竞赛,磨练了意志,提升了技能,逐渐成长为“混凝土建筑项目”的技术尖子。
经历了两届国赛选拔赛,无数次市级、省级大赛,张阳光始终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水准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的河南省选拔赛的前一天,他的设备精度出了问题,难以调校到位。眼看其他选手都顺利离场,张阳光告诫自己要沉住气,迅速让自己冷静下来,平复情绪重新整理思路,反复校验数据,最终完成了设备调试。在第二天比赛中,他与搭档完美的完成了作品,取得了河南省选拔赛第一名。
当吹响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开始的号角,全国高手齐聚赛场,作为选手参赛的张阳光激动而紧张的。当比赛开始不久,他们却出现了一个致命失误,因为第一天的这个失误,他们成为了所有裁判都不看好的队伍。这个失误也导致他们的进度是最慢的一个,很大几率完不成作品。他和搭档相互安慰,相互打气,放下包袱,找回状态,他们把能补救的失误一一整理,很快把之前落下的进度赶了回来,按时完成了作品。
在45届世赛国家选拔赛后,张阳光跟搭档进入国家集训队集训。在集训队中,他是年纪最小一员,但却是最刻苦的那个。每天早上7点体能训练,8点半实训场集合一直到晚上训练结束,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每天晚上回到宿舍,他总是第一时间用电脑写下今天的训练心得。每一次教练测评过后,他也会认真总结。他深知人脑的记忆是有限的,实时的记录与总结,是对自己将来的警示与提醒。竞技是残酷的,转眼间集训队迎来了5进3淘汰赛,因为木模板的操作失误,让他与队友无缘下一阶段的训练。成绩公布的当天,他做了深刻的检讨,他自责、懊恼。但是老师告诉他:“竞赛成绩排名有先后,但人生没有输赢,我们还有机会,你还有机会,我们来年再战。”他抬起满是泪痕的脸问:“我还有机会吗?可是老师您还要陪着我们继续,我怕耽误老师您啊。”“有的,没关系,只要你不放弃,我们就奋战到底”老师肯定的回答,激发了他的斗志。
这次比赛的失利让他意识到竞赛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自己足够强大,就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倒。一次比赛的成绩仅仅是对一个赛题的检验,然而人生的考核需要的是应变力、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的长远的眼光。他明白他要战胜自己、突破自己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从一个平常的学生到世赛国家集训队选手,已经是一次很大的进步。他要自己始终保持逆风而上的状态,不断给自己修正目标,然后持续超越自我。
2019年的春天,张阳光和新选手们开始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集训,第45届国家集训队五进三的失利一直鞭策着他,不能松懈。他同新选手一起训练,从来不以自己是有经验的老选手自居。面对教练帮他制定的独家训练计划,他都超任务完成,不断在查漏补缺中进步。他在完成个人训练之余,还当起了教练助理,帮新选手示范操作。在第46届世赛混凝土项目河南省集训队选拔中,他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代表河南参加国赛的资格。
转眼国赛临近,他同单人赛第二名的刘锦豪组成了河南代表队,赛前一月,他们拿到了样题。但是北方地区下半年大气环境管控,所有商品类混凝土公司不得生产与售卖商品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浇筑成为训练的头号难事,经过学院后勤部门的大力协调,一家商品混凝土公司答应提供一次商混供选手训练。浇筑前一夜,天边的月光与实训场的灯光相伴,将两位选手拼搏奋斗的身影印在混凝土的模架上。灯光就如同他们心中的信念:有条件要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练。在第46届世赛全国选拔赛的赛场上,张阳光和刘锦豪以第五名的成绩,再一次入选了混凝土项目国家集训队。
即便是完成了入选国家集训队的任务,但对于第五名的成绩,他们是非常不满意的。以至于在国赛的最后一天,他们找到教练,哭的像孩子,把所有的压力都转化成泪水释放了出来。
再次入选国家集训队,重新回到集训基地。深知这次的机会不容易,他与搭档约好要在2022年的上海世赛比赛场上为国争光。
这届国家集训队对选手的要求更高了,在5晋3的考核中,就要考核奥地利进口doka模板的安装技能。这个模板是他们从来没有练习过的,再加上集训时间紧、设备少,他们可以用来熟悉doka模板的时间就更少了。通过仔细研究,他们发现这个模板的结构并不复杂,在原有的铝合金模板的打拆技巧前提下,可以快速掌握这个模板的搭设要去。训练中,他们就主动找浙江代表队、广州代表队、江苏代表队的选手请教,与教练积极沟通,保证当天问题当天消化,很快他们就掌握了技巧。
5晋3考核的钢筋样题,融合了剪力墙以及剪力墙洞口附加钢筋的元素,钢筋种类复杂,绑扎难度大。第一次绑扎,他为了研究一根钢筋如何定位,在工位上与搭档一蹲就是3个小时。一同训练的选手,叫他们去吃饭,他就应了一声,仍然跟石头一样蹲在原地。在第二次绑扎的时候,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了钢筋模块的训练。
2021年12月,国家集训队迎来了5晋3终极考核,这次的比赛对他们意义重大,进入前三名,就留下继续训练,否则就淘汰。越是深知意义重大,他们的压力就越大。这个时候教练告诉他们,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尽力,尽力了成绩好是应该的。及时的心理疏导,让他们冷静了下来,更专注于赛题,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最终以0失误的完美表现,取得了5晋3的第一名,成功晋级。
4年的汗水与泪水,让张阳光的职校生涯丰富多彩,他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讲过“曾经我梦想着考上高中,上个好大学。现在我发现来到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同样可以发光发热,同样可以让我的父母为我骄傲。是技能带给我了一切,梦想只有插上技能的翅膀才能高飞”。
技能成就梦想,张阳光用自身的勤奋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此时的他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技能成才的路上,张阳光正心怀梦想,戮力前行。
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最后一站在奥地利salzburg落下帷幕!郑州商业技师学院教师张阳光、刘锦豪积极应战,在奥地利东道主本土作战以及欧洲强队的共同围攻的前提下,为中国队夺得宝贵的铜牌!
刘锦豪,男,汉族,2001年6月生,河南周口人,共青团团员,钢筋工技师,两次获得全国中职国家奖学金。2018年8月郑州商业技师学院学习,因竞赛成绩突出,于2022年8月被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留任为实训指导教师。
2020年9月 第46届世赛河南省集训队混凝土建筑项目单人第二名,与张阳光组队;
2020年12月 与张阳光组队代表河南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项目混凝土建筑项目,获得优胜奖(第五名),入选国家集训队;
2021年12月 在第46届世赛国家集训队5晋3考核中获得第一名,晋级第二阶段集训。
2018年在初中毕业后,刘锦豪选择来到郑州商业技师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继续自己求学的旅程。新学校、新环境,让他对技能学习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憧憬。
在2018年秋季新生开学典礼上,刘锦豪第一次听到了张阳光的事迹报告,他像寻找到人生崭新大门的钥匙一样重拾希望。内心的小火苗也燃烧起来,我也要做像张阳光一样厉害的人。
开学的第一个月,世赛教练向同学们讲解了世界技能大赛选手选拔的要求和时间,刘锦豪听到自己有机会进入到选手训练营中,异常兴奋。在课堂上,他积极听课,认真完成各项作业,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在课余时候就向老师们打听,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才能成为像张阳光那样的选手。
在收获的10月季,刘锦豪迎来了可以改变他人生的一个机遇:学系成立2018级世赛培优班。通过班主任的推荐,以及笔试、面试等多种环节。他优异的表现,使他成功加入到这个优秀的集体中。当时班上有30多名同学,竞争非常激烈,因为到最后,也就只有十多名选手能入选备赛选手集训队。通过层层选拔,闯过道道关卡,刘锦豪留了下来。随后,他被选入混凝土建筑项目团队中。
2019年的上半年,终于轮到刘锦豪进入实训项目训练了。在训练的过程中,他总是最认真、最积极的那个。虽然混凝土是个双人项目,但是教练要求他们每个人把所有模块的技能练习到最优。所以,开始的训练是单人技能操作。一个人从钢筋、组合模板(铝模)、木模板加工等模块进行精练。每个模块都精进之后,再强强联手,组成一个更成熟的队伍。
竞争是激烈的,所以他对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有一次,制作一个复杂的钢筋笼,有一根弯起钢筋他总是做不好,几遍下来都还有2mm的误差。他就找到阳光师哥,拽着他来到工位上找问题。两个人一研究就是几个小时,当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天已经黑的深了,宿舍早就过了关门的时间。
除了在技能训练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体能训练以及文化课学习方面,他也毫不松懈。混凝土这个项目是个消耗体能的项目,铝模板每块40斤左右,多卡模板每块50斤起步,一个赛题下来,选手要搬运几吨的模板。他深知没有一个好的体能,这个项目是坚持不下来的。每天他都会自觉的跑个2000米,再完成几组俯卧撑,甚至会向学校的体育老师请教方法。
在停课训练期间,他总是每天抽中午或晚上的休息时间补学理论课知识,把不懂的地方做标记,直到找老师问明白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校期间,刘锦豪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连续两次获得“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荣誉。
学校推荐刘锦豪和张阳光组成搭档,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混凝土建筑项目校内集训,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他们先后经历学校、郑州市、河南省、全国选拔赛,经历了国家集训队的多次阶段性考核,最终才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集训中,刘锦豪和搭档张阳光经历过冰天雪地和骄阳似火的严酷训练环境。在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训练阶段,根据世赛项目样题,他们不间断地做了多轮模拟比赛训练。每轮都严格按照世赛比赛流程,赛前场地准备1天,模拟比赛4天,赛后工位清理1天。在这6天一循环的魔鬼训练中,他和队友要在40度高温环境下搬运近20吨的模板和工具材料,在艰苦环境中不断提高速度、精度和配合度。通过连续不断地训练、考核、赛前分析、米乐m6赛后复盘和总结,让刘锦豪和队友不断地提高技能战术水平,以最好状态迎战世赛。“锦豪在我们学校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张阳光,他的搭档;另一个是实训场。”他的教练李文雁老师说道,“我真的很欣慰,能有如此优秀的学生。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别人在玩手机的时候,他都在训练。”
自从刘锦豪进入国家集训队后,他连节假日都放弃了。高强度的训练,练就了他日臻精湛的高超技艺,塑造了他精益求精的匠人品质。他如愿通过严格的选拔,走进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世界级的赛场,成为代表中国出战的选手。
刘锦豪用自己的努力与拼搏诠释了“奋斗是青春最好的底色”,祝福他在世界级的赛场上逆风飞扬,为国争光,实现自己的冠军梦。